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真实经典策略设计_VR型43.237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真实经典策略设计_VR型43.237

策略计划研究 2025-03-31 全国运输 9 次浏览 0个评论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真实经典策略设计_VR型43.237

苏德战争顺序

苏德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集结了190个师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爆发初期,由于法西斯的突然袭击,苏军一路溃败。德军凭借局部兵力优势和相对先进的战术长驱直入,并在明斯克、基辅等地发动钳形攻势,大规模歼灭苏军的有生力量,平均深入苏联境内六百公里。

直至1942年6月爆发斯大林格勒会战,德军进攻受挫,双方在乌克兰东部陷入胶着,互有胜负。苏军凭借人力物力上的优势逐渐占据主动,于1943年8月,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挫败德军在东线最后一次战略攻势,自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此后,苏军发动一系列战略攻势收复绝大部分国土进而占领东欧多国,最终于1945年4月30日攻占德国首都柏林。5月9日0点30分,德国政府在柏林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投降书即时生效,苏德战争就此结束,也标志着二战在欧洲战场的告终。

这场战争使苏联彻底摧毁了西部强大的纳粹德国。此后,联邦德国至苏联之间的地区成为苏占区,苏联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俄罗斯为何不在赫尔松附近安排斯大林格勒战役,讲好的空城计呢

这就是赫尔松大撤退!

战术上,此前俄罗斯宣传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与空城计,成功地欺骗或恐吓了地面上的乌军和空中的美国卫星,让四万俄军精锐及重型装备从第聂伯河右岸成功撤出,赫尔松大撤退也可以写进俄军战史。

战略上,俄罗斯在乌东的大撤退才开始;今后,俄军还会喊出更高大上的口号来掩护自己的战略大撤退:

文的方面,俄乌直接谈判或拉上联合国来讲大道理;

武的方面,可能核恐吓或来一次战略性佯攻。

俄罗斯人今天的大撤退,还是一开始错误地低估了乌克兰军民的抵抗意志,错误地预判了美帝及西方的决心,最终输在了士气与气势上!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真实经典策略设计_VR型43.237

如果是那样的话牺牲的人太多,代价太大。所以,俄罗斯就摆了个空城计,主动撤离赫尔松。从这几天的战况来看,乌克兰军队进入赫尔松之后,俄罗斯对其实行了精准打击,乌克兰损失惨重。

这个很好理解,俄军在赫尔松决战是背水而战,而且还存在乌军在第聂伯河上游炸开大坝后水淹七军的危险。隔江而治也不等于俄罗斯失去赫尔松地区,依靠第聂伯河天险做为防线和重新划分赫尔松地图,并不防碍俄罗斯吞并乌东四州的计划。乌克兰没有上当而产生空城计的计划虽然落空,但俄军却为达到全境解放顿巴斯有了机会,已经将部分主力调往顿巴斯其他战场,准备在那里进行更大战役。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是要钱的,俄罗斯的初心是速战速决解决乌克兰问题,却没曾想并非如愿,如今在美西国家的各种制裁下,俄罗斯的经济实在难以支撑大规模的战争消耗,逼不得巳,只好保存实力,收缩兵力,避其锋芒,至于空城计,俄罗斯并没说,只是大家不愿承认,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如此不堪而猜测的结果。

俄赫尔松撤军,很好地演绎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真谛。至于什么“空城计”,俄罗斯可没说,那仅仅是部分网友的妄自揣度和一厢情愿罢了。

赫尔松之战若打响,对于乌克兰而言,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转折战;对于俄罗斯则是滑铁卢。早在10月18日,新任俄“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苏洛维金大将在首度接受俄罗斯国家电视台采访时称,俄军在特别军事行动区的局面可以用“紧张”来形容,他有可能就此做出艰难决断。而这个“艰难决断”就是撤军,信号早已释放,只是一些人心有不甘,故意曲解而已。

及时止损、避其锋芒,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若像斯大林格勒战役落个保卢斯元帅那样的下场,就是一种弱智的表现了。

二战德军在莫斯科会战失败后,为何还要发起斯大林格勒战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真实经典策略设计_VR型43.237

中央集团军群在莫斯科会战中失败,伤亡较大。

北方集团军群则被列宁格勒拖住,无法调运较多兵力。

而南方集团军群的伤亡不大,连战连胜,还是具有强悍的攻击力的。

当时希特勒认为,北方和中部战线的苏军,已经站稳了脚,集中大量兵力,修建复杂的防御工事。

在这种情况下,强攻是不能短期内奏效的。

希特勒一直认为,是否占领莫斯科是没有关系的,关键在于歼灭苏军主力,或者消灭苏军战争资源的供应。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真实经典策略设计_VR型43.237

然而,目前苏军还有数百万有生力量,西伯利亚的军工厂利用大量战争资源不断生产新式武器。

看来,德军如果不能想到解决办法,必然被拖入持久战。德国的资源有限,是希望速战速决的。

于是,希特勒想到的办法就是:攻占高加索油田。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真实经典策略设计_VR型43.237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发起主要有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原因。战略上来说,要占林高加索,夺取德国急需的战略物资,同时从心理上打击俄罗斯。战术层面上,德军经过几个月的休整已经恢复了大部分元气,而且刚刚在哈尔科夫战役里围歼了40万苏军,重新取得了战略主动权,而苏军在战略上的判断失误也促成了德军势如破竹地推进到顿河边上。所以德军打斯大林格勒战役没毛病。

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哪一场战役对纳粹德国的影响最大

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哪一场战役对纳粹德国的影响最大?实际上,这三场战役是承前启后的关系,就其影响而言,莫斯科战役影响更大意义也更大一些。

也许有人会问,斯大林格勒战役不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吗?这场战役德军差不多损失了东线三分之一的兵力,应该对纳粹德国影响最大啊。实际上,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只能算是从战场角度来审视战争的影响力,而莫斯科战役的影响远远超过战役本身,对德军的作战样式和战争走向都发生了重大影响,而且莫斯科战役还对同盟国共同抗击轴心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方面,莫斯科战役打破了德军闪击战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德军调整了作战样式。

从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开始,由古德里安创建的闪击战让德军所向披靡,在占领除英国以外的西欧大部分领土以后,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开始向苏联发动进攻,刚开始,德军的闪击战让苏军吃尽了苦头,损失巨大,但在莫斯科战役中,苏军顶住了德军闪击战的压力,用重大牺牲和坚强的意志打赢了闪击战。可以说,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是德军第一次尝到闪击战失败的滋味,也是德军第一次认识到闪击战在苏联不能打持久战和消耗战。

之所以说莫斯科战役对德军影响最大,还在于这场战役迫使德军调整了作战样式。莫斯科战役失利以后,德军不再使用三路大军同时齐头并进的打法,也不再使用装甲坦克孤军突进和深入苏军纵深的打法,改而使用稳定既有战线有选择性的进攻,也就是说在莫斯科战役以后,德军基本上采取的是拉锯式作战,专挑苏军的薄弱环节出击,这才导致后来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坦克大战。

由于德军从莫斯科战役中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客观上也使希特勒认识到就地取材和夺取战略资源,远比打击苏联的信心更重要。因此,从1942年夏季作战开始,德军基本上都是在为资源而战,而德军的闪击战从此也变成了一种综合打法,传统的步兵冲锋再次提上议事日程,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就是这样被团灭的。

另一方面,苏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胜利,不仅赢在军事上,更多的是赢在政治和国际威望上。

苏德战争爆发后,不仅苏军和斯大林信心不足,莫斯科市民也跑了不少,甚至英美等同盟国也持观望和怀疑态度,但苏军打赢了这场战役,树立了军民抗击闪击战的决心和信心,也使英美同盟国加大了对苏联的增援力度,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莫斯科战役都是苏德战争中影响最大的。

史学家早有定论,库尔斯克会战对纳粹德国的影响力最大。

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都产生了极大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但未改变苏、德双方的攻守态势。既纳粹德国始终保持着进攻态势。

库尔斯克会战纳粹德国投入了大量新式武器,使用了南、北两个集团军群,指挥官是德军最强悍将战力爆棚的曼施坦因和莫德尔,但德军最后交出了战场主动权,粹德国在东线进入了防御溃败阶段。库尔斯克会战后希特勒才开启了战争模式,纳粹德国从这时开始进入战争状态。

所以说,库尔斯克会战对纳粹德国的影响最大,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真正改写二战中,苏德战场进程的,确实是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以前,德军攻必克,战必胜,所有的对手要么首都被攻克投降,要么失去信心投降,严格的说,德军就是在进行一场又一场的武装游行,唯一一次竭尽全力的进攻,就是苏联,德军在中央集团军群集结强大的突击力量也是为了攻克莫斯科,逼迫斯大林投降,可德国人虚弱的补给能力葬送了德军的全部努力。

正是莫斯科保卫战的完全胜利,让整个盟军集团看到了胜利的可能,这也是丘吉尔虽然极端仇视苏联但最先要求全力给苏联援助的原因!

莫斯科战役最大的贡献,是成功的阻挡了德军前进的脚步,保证了莫斯科枢纽的正常运转,争取到了东迁的工业体系得以顺利完成,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战争物资才能够不断的生产出来,支撑以后的战斗。从莫斯科现役胜利开始,德国已经彻底失去战胜的可能,苏联的工业体系全面开始恢复,德国完全失去消灭苏联造血能力的机会。

以后的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战役,只是苏联恢复实力的证明,德国人高估了自己,低估了苏联的工业实力。

无疑是莫斯科会战了,莫斯科会战不仅让之前战无不胜的德军首尝败绩,实力大损,尤其在士气上打击甚重。相比于军事实力上的损失,更加致命的打击在于德军陆军总司令部的的彻底失势,或者说是德军职业将领们的失势,他们失去了对于战略决定和军事指挥的权力,今后德军将接受希特勒这个“下士”来指挥了。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真实经典策略设计_VR型43.237


莫斯科会战的失败被希特勒归咎于将领们的无能,大批高级将领被解职,包括陆军总司令部勃劳希切、南方集团军群司令伦德施泰特、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古德里安、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霍普纳等人。这些经验丰富的高级将领的去职对于德军来说是严重的打击,尤其是古德里安的去职让德军失去一位装甲战的“大师”,德军装甲部队的发展甚至出现了倒退,没有一个人了解前线部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坦克,各种奇葩的设计被提出来,改来改去让德军的坦克生产速度更加缓慢,最后又不得不请古德里安再度出山重整支离破碎的德军装甲部队,可是关键的1942年已经错失。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真实经典策略设计_VR型43.237


希特勒全面接掌东线作战的指挥权最终让德军在1942年遭遇了更大的惨败,为了个斯大林格勒希特勒竟然牺牲掉了德军整整一个集团军,整个1942年德军在战略部署上毫无高明可言,一直被苏军牵着走,苏军利用数量上的优势各线猛攻牵制德军,使德军无法在决定性的战场上集中兵力,而希特勒寸土不让的防御战略正好随了苏军的意愿。如果不是德军在战术素质上仍旧占有优势的话,德军早就崩溃了。正如西方学者所言,德军在1942年以后的没能迅速崩溃靠的不是最高统帅部的高明指挥,而是德军官兵的顽强。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真实经典策略设计_VR型43.237


所以从莫斯科会战结束希特勒出任陆军总司令以后,东线德军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纳粹德国的命运也就注定了。几百位将军和上百万军队陪着希特勒“打怪升级”,希特勒不负众望,终于从一名陆军下士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师级指挥官!

简单的说,这三场战略级的会战,意义分别是这样的:莫斯科会战,是二战开始以来,第一次终于有人顶住了德国军队战略级别的三板斧!与此之前,德国精锐爆棚的军队,卓越的指挥,超越各国理念的战争新思维,已经横扫了欧洲大陆,即使在苏联境内,也论百万的击溃、歼灭、俘虏了巨量的苏联红军,德国军队的狂飙突进,就是不可战胜的成功展示!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真实经典策略设计_VR型43.237


莫斯科会战,终于顶住了这种无可阻挡的攻势,把德国军队,从神的位置,重新拉回了人间凡人的世界!告诉世人,战争还可以打下去!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血肉磨坊,则是苏联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第一次在战略层面战胜,明确的战胜了德国,保卢斯集团的覆灭,不但鼓舞了同盟国世界,给了大家可以胜利的信念,也震撼着轴心国世界,让他们低下头来,认真考虑自己失败的可能性来!库尔斯克大会战,则是苏联红军用自己最硬的拳头,面对面正面毫无花俏的击碎了德国最硬的拳头,最直白的向同盟世界宣告,胜利已经到来!向轴心世界宣告,失败已无可避免!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真实经典策略设计_VR型43.237


这一战,是德国主动退后,收缩兵力,引诱苏军到来,不但拉长了自己后方的后勤补给线,还进入到一整片适合大规模装甲集群突击的地形,而且天气也不再是德国人恐惧的高纬度严酷的冬天,甚至都不是春秋令德国人讨厌的雨天泥泞,就是他们所钟爱的俄罗斯的夏天,干燥而清爽的夏天,然后德国人挥出自己最重的一拳,撞碎在铺天盖地而来的T-34坦克装甲洪流之上,失败,已成为必然!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真实经典策略设计_VR型43.237

斯大林格勒在俄罗斯什么位置

位于莫斯科东南1000公里处,坐落在伏尔加河下游平原上。 

1961年前称“斯大林格勒州”。在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俄罗斯人占90%以上,余为乌克兰人、哈萨克人和鞑靼人等。1936年设州,首府伏尔加格勒。伏尔加河右岸为低丘,左岸为平原。

伏尔加格勒州位于东欧平原的东南部,伏尔加河下游。其南部与卡尔梅克共和国相连,西南和西部与罗斯托夫州连接,西北与沃罗涅日州接壤,北连萨拉托夫州,东连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连接阿斯特拉罕州。

转载请注明来自澳彩库论坛-澳彩六玄网-今日澳彩网,本文标题:《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真实经典策略设计_VR型43.237》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